清 明
宋·王禹偁
無花無酒過清明,
興味蕭然似野僧。
昨日鄰家乞新火,
曉窗分與讀書燈。
4月4日20時48分21秒
我們迎來清明節氣
海報設計:張立軍
清明三候:一候桐始華;二候田鼠化為鵪;三候虹始見。
創設了清明這個節日的,無疑是一個大智者。山水同在為“清”,日月同在為“明”,一個“同”字,道盡了天地秘密,也道盡了文化的秘密,特別是中華文化的秘密。無水之山少了情韻,無山之水少了風骨;無日之月少了熱烈,無月之日少了溫柔。水因山而不濁,山因水而不枯;日因月而不烈,月因日而不晦。這一切,都在一種“大同”之中實現了。這便是“清明”。
所以清明既是節日,又是節氣,更是中國人的人格,中國人教育后代,要活在一種既清又明的狀態。清,它的延伸意義有清廉、清潔、清爽等。明,它的延伸意義有高明、光明、英明等。
養生上,宜保持心情的清和明,多吃生陽的食物,多吃具有清肝效果的食物。踏青,宜把身心融入大自然,感受生命的意義。
清明的文化意義、風俗學意義、哲學意義、心靈學意義、生命學意義都非常豐富,值得我們深入挖掘和學習。(選自《郭文斌說二十四節氣》)
#寧聚正能量 #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項目